【侨报网综合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2日通报,贵州厂原董事长袁仁国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中共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方依法处理。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近日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原副书记、原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袁仁国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经查,袁仁国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茅台酒经营权作为拉拢关系、利益交换的工具,进行政治攀附,捞取政治资本;大搞权权、权钱交易,大肆为不法经销商违规从事茅台酒经营提供便利,严重破坏茅台酒营销环境;大搞“家族式腐败”;转移赃款赃物,与他人串供,对抗组织审查。
通报还称,袁仁国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洁纪律,违规从事营利活动,非法获取巨额利益;大搞权色、钱色交易。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涉嫌受贿犯罪。
通报称,袁仁国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权当作个人和家族谋取私利的工具,性质十分恶劣。
去年4月11日,时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图片来源:中新社)
在袁仁国掌管茅台期间,茅台走出了一条备受争议的道路。
《北京青年报》报道,比起不论是对投资人、经销商还是对同行更为开放的现任茅台掌门人李保芳,袁仁国在外界看来比较神秘。事实上,如果从袁仁国担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时算起,其已经在茅台主事了20年。
袁仁国时期的茅台营收一步步超过、波尔多、保乐力加。至2017年4月,茅台终于超过最初的竞争目标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第一酒类制造商。
对于很多酒业人来说,袁仁国被视为周高廉、邹开良、季克良之后,对茅台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第四代当家人。
2011年底其成为茅台集团掌门人时,正值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当时有地方出台政策称“三公消费禁喝茅台”。而有媒体当时对此事提问茅台高管时,时任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职责的刘自力称:“如果三公消费不喝茅台,那么你去喝拉菲吗?”
虽然受到了国家反腐政策的冲击,但是茅台在2012年到2014年整个行业处于低谷的三年中,仍旧保持了保持营收和净利正向增长,抗压能力可见一斑。
袁仁国简历
袁仁国,男,汉族,1956年10月生,贵州仁怀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74年4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加入中共。
1990年11月—1997年1月 贵州茅台酒厂党委委员、副厂长;
1997年1月—1998年5月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
1998年5月—2004年8月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兼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
2004年8月—2011年10月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兼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年10月—2017年1月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兼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7年1月—2018年2月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贵州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年2月—2018年5月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贵州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年5月,不再担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2019年5月,被免去贵州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职务,撤销政协委员资格。